都市日報「有晴天地」4月號

2015年4月2日: 學生放歸逾千馬蹄蟹

你們想過飼養過馬蹄蟹嗎? 過去幾年,本港中學生一直參與飼養馬蹄蟹保育計劃,對拯救這瀕危物種貢獻相當大呢。早於2010年起,每年度都有至少十多家中學參加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贊助的「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每年並將數以百計的馬蹄蟹放歸野外,將牠們的野外平均存活率由原來不足萬分之一,顯見提升到人工飼養超過50% 的水平。

部分人看到「馬蹄蟹」別名「鱟」(音后) 這字時,還是會一臉疑惑。只要搜尋一下,當看到馬蹄蟹圖片時,或會輕嘆一句:「啊!在海鮮酒家和海鮮檔見過牠呢!」。「鱟」被稱為「活化石」,據科學家發現,牠們比恐龍還要早在地球出現。牠們的卵是遷徙鳥的重要食物;更重要的是,由馬蹄蟹的藍血提煉而成的細菌試劑,對人類的醫學發展有重大的貢獻!它確保了醫療裝置不受感染,被廣泛應用於醫療藥物、產品和設備當中。

全球共有四個馬蹄蟹品種,在香港就可找到圓尾鱟和中國鱟兩個品種。可惜的是,根據城市大學的研究指出,香港僅餘約4,500隻年幼中國鱟和3,000隻年幼圓尾鱟;可是馬蹄蟹並未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受保護物種之一。

保育基金於2006年決定攜手香港城市大學合作,共同研究改善人工繁殖及培育馬蹄蟹的技術,並於2010推行亞洲首個由學生飼養馬蹄蟹的保育計劃,讓中學生親身飼養由城市大學人工繁殖的年幼馬蹄蟹,在6-8個月後將牠們放歸野外。至今,有超過1,255隻馬蹄蟹透過保母計劃被放歸野外,當中有56隻被植入晶片作為監察用途。同時,保育基金於2014年展開全港最大型馬蹄蟹種群普查,為記錄本港年幼馬蹄蟹的數量及分布,和了解牠們數量的變化趨勢,讓學生及公眾也可到馬蹄蟹產卵和育幼地點參與普查。

要讓這「活化石」在香港世代不朽,除了科研單位之外,我呼籲每個市民都貢獻一份力量,例如拒絕食用或購買馬蹄蟹,不要在海上棄置雜物,積極參與泥灘清潔活動等等。

2015年4月9日: 保護泥灘  你我有責

踏入4月,天氣逐漸回暖,炎炎夏日也快到,正是孩子戶外舒展的好日子,也是家庭樂的好時機。我也和不少家長一樣,趕緊計劃各類型的夏日親子活動,也許稍遲報名,好多精采活動都會滿額了。因為我的孩子特別喜愛小動物,每逢夏天我索性帶他去郊遊,以大自然為教室,實地教導他珍惜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的大自然。

學習「抓大放小」

家長們安排孩子的夏日戶外活動時,曾否想過,當你們考慮戶外活動的趣味性之時,也應該注意到其實一些戶外活動會對生態構成影響? 否則「獨樂樂」而無法「眾樂樂」,家庭樂或演化為生態危機,讓孩子們不知不覺模仿了壞榜樣,那就得不償失了! 例如每逢夏天,不少市民都會一家大小到香港的泥灘「摸蜆」(或廣州人稱掘「沙白」)。有部份「摸蜆」的人會「大小通吃」,連體型細小的蜆都掘走了,這舉措令蜆群無法持續地繁衍下去。

此外,大量遊人一窩蜂湧到泥灘,難免影響到泥灘的生態平衡,大量初生的螃蟹和海星被踩死或帶走。再者,遊人留下的垃圾更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由於這些泥灘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完整的生態系統,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部分更是「活化石」馬蹄蟹幼時的棲息地,因此,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責任保護香港泥灘的生態環境。

撒鹽捉蟶子生禍

去年開始,我們發現到有人在泥灘上撒鹽捉蟶子。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曾到泥灘用儀器測試水質的鹽度,發現遊人撒鹽後,水的鹽度或飆升達八倍之多,會令蟶子和其他生物脫水。那些泥灘不但是馬蹄蟹的主要育幼及繁殖地,更擁有全港最大的海草床,為各類生物提供食物及棲息地。有研究顯示,泥灘的水分鹽度增加,會使海草的體積變小,以及降低馬蹄蟹卵的孵化率,所以撒鹽捉生物的後果可說相當嚴重。

保護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有份,希望大家在了解「摸蜆」和「捉蟶子」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後,都會避免參與,不要成為生態破壞者。在參加其他戶外活動時,也應嚴格恪守生態旅遊的最高守則——「除了腳印,甚麼也不可以留下;除了回憶,甚麼也不可以帶走」,盡量減少影響到旅遊地的生態環境。

2015年4月16日: 留住江豚的微笑

在本月初,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 的「鯨豚擱淺行動組」竟然於一日內接到三宗江豚擱淺報告,由於江豚屬於「易危」物種,我們不敢怠慢,於是同事們忙個不亦樂乎。和中華白海豚一樣,江豚都是香港的「原居民」;但卻不為人所熟悉。因為牠們全身灰黑色又沒有背鰭,性格害羞,不像前者喜歡在空中跳躍或接近船隻,不易為人觀察。江豚的外形「肥嘟嘟」,嘴部線條輕微上揚地「微笑」,十分討人喜歡,漁民甚至稱牠為「海豬」。

現時本港水域約有200條江豚,主要在香港東面及南面水域出沒,包括大嶼山南面至南丫島一帶。OPCF每年處理鯨豚擱淺個案達20至50宗,當中六至七成為江豚,因此極需有效的保育措施,包括增設海岸公園,確保本地鯨豚有海域可棲。可惜,鑑於城市過度開發,誤捕及漁網誤纏、海上交通及水質污染等威脅,江豚仍未脫「易危」物種的標籤。

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正生長在中國長江流域,漁民稱牠為「江豬」。江豚以魚為糧,由於過度捕撈與使用非法捕魚方式,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不斷萎縮,令到「江豬」比「海豬」面臨更嚴峻的威脅! 此外,全球氣候變化、航運業、挖沙工程、工業發展、農藥和殘留的殺蟲劑,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等污染,都嚴重破壞了江豚的生存空間。2012年的研究指出,被列為「極度瀕危」的長江江豚數量近年大幅減少,現在野外種群僅餘約一千條,未來更呈加速減少,正瀕臨絕種的危機。OPCF多年來堅持資助不同的長江江豚保育項目,設法為牠們的生存帶來新希望。

近在咫尺的香港江豚,更需你和我,以及每位市民的關注。無論是棄置漁具或垃圾,包括膠樽或膠袋等,都可能威脅牠們的生存機會;人類過往疏忽生態環境,扼殺了不少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了。

2015年4月23日: 保育須堅持  「黑面明星創新高

不熟悉朋友或會問我,花費巨大心力在保育野生生態是否值得? 坦白說,保育工作的成效,並非一蹴而就見到成果,並不能僅尋求短期功效;而是需要長時間地堅持,投資在研究、保育及教育等項目,透過長遠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可拯救珍貴的物種及棲息地。故此,保育工作往往須待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時間始見果效。正是這樣,每當我聽到保育的好消息時,總會特別興奮。例如這裡介紹的「黑面明星」黑臉琵鷺,就是以十年計的保育故事。

香港雖然大廈林立,可是鳥類物種豐富,多達480種,其中六成是候鳥,每逢秋冬之間,數以萬計的候鳥途經香港補給或過冬。當中的黑臉琵鷺,就是觀鳥者最愛的鳥類之一。牠們長滿白色羽毛,鳥喙成琵琶狀,覓食時張大嘴巴,在水中向左右兩旁橫掃,非常獨特。可惜的是七十年代起,香港及鄰近沿岸蓬勃發展,工業及農業活動嚴重破壞其棲息地,濕地面積大幅減少,令依靠濕地為生的牠們面臨嚴峻的生存威脅。黑臉琵鷺的數目急劇下降,被國際組織列為「瀕危」物種,包括漁塘保育及濕地管理等保育組織,曾先後對牠們的棲息地推行不同的保育項目。

令人驚喜的是,據香港觀鳥會公布,全球黑臉琵鷺的數量首次突破3,000隻,創下25年來的新高,並較去年的2,700多隻上升近兩成,其中在香港與深圳之間的后海灣,更成功錄得411隻,較去年同期增加達六成! 這個好消息為整個動物保育界打下強心針,證明只要持之以恆,多年來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

雖有小成,但保育工作不能因此鬆懈。我們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 今年撥款支持香港大學有關黑臉琵鷺的科研項目,研究氣候變化、棲息地破壞、污染、疾病和人為干擾等因素所造成的威脅,以及尋找最有效的保育管理方案。個人方面,如果我們想下一代繼續欣賞到牠們的風采,就必須愛惜沿岸濕地,郊遊時切勿拋垃圾,為保育出一分力。

2015年4月30日: 向野味說不!

傳統觀念認為「背脊向天,人皆可食」,野味店在內地以往隨處可見。去年有研究指出,在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穿山甲的交易量最大,尤以中國及越南對穿山甲肉及鱗甲的需求最大,更有外媒形容穿山甲快被捕食到絕種了。不少人相信穿山甲的鱗甲有藥用價值,可製成傳統藥材,這又成為牠們致命的原因。

科學家對這種罕見的哺乳動物認識尚淺,很多人認為牠是種神秘的動物,令保育工作更加困難。在全球八個穿山甲品種中,有四種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有兩種是「瀕危」,而馬來穿山甲及中華穿山甲更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另外,由於棲息地流失,更將牠們推向絕種邊緣。

可惜,在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獲救的穿山甲,大部分都健康欠佳,需經歷很長時間去復元,才能放歸野外。為拯救「極度瀕危」的馬來穿山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去年資助一項保育計劃,制定馬來穿山甲的指引、監察已放歸野外保護區的馬來穿山甲,為牠們健康檢查,爭取獲得更多馬來穿山甲的數據和資料,協助訂定更有效的保育策略。

同時,為保育同樣是「極度瀕危」的中華穿山甲,保育基金今年資助另一個在尼汨爾的保育項目,以了解其數量及分佈。早前更有四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透過保育基金的「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在當地展開為期兩星期的保育之旅。他們跟當地研究員在深山及峭壁中尋找中華穿山甲及活動痕跡,並用GPS記錄,更到當地學校向學生宣傳保育中華穿山甲的信息。

其實,穿山甲的鱗甲和人類的指甲相同,都只是角質素,沒有特別藥用價值。我呼籲大家拒絕食用任何瀕危的野生動物,免得牠們被吃清光。我們亦會堅守崗位,堅持以專業方或保育野生動物,為這種既神秘又特別的哺乳動物營造永續居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