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保育本地淡水龜教育計劃


香港位處副熱帶地區,加上山多地型,雨量充足,形成山澗溪流及多元化的地貌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其中包括原生淡水龜。可惜近年因為持續被非法捕獵及棲息地流失,當中幾個物種的數量已大幅下降,更被列為瀕危物種。要有效保護這些物種,不能單靠專業人員,公眾參與及行動同為重要。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在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保基金)的資助和多個合作夥伴的支持下,於2021年推行首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保育本地淡水龜教育計劃」。計劃旨在透過舉辦不同活動,讓公眾認識本地淡水龜的珍貴性以及了解牠們正面對的威脅,從而喚起公眾關注及作出行動,保護這群野生動物。

本地原生淡水龜

香港共有5種原生淡水龜,包括眼斑水龜、三線閉殼龜(又稱金錢龜)、烏龜、大頭龜以及中華鱉(俗稱水魚),牠們均分布在本地數百條天然溪澗。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中,淡水龜一直象徵著長壽,建立了重大的文化價值﹔在野外淡水生態中,成年淡水龜作為捕食者,在自然界中亦擔任了重要的角色,發揮其獨特生態價值可惜,因種種人類活動,本地原生淡生龜的數量急劇下降。現時本地淡水龜物種的保育狀況比大熊貓更為瀕危,據本地專家估計現時香港的群落更極有可能是華南地區其中一個僅餘的種群。

眼斑水龜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Sacalia bealei
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山邊河溪
約13-15厘米
頭後側具眼狀斑紋。雄性頭部呈深啡至黑色,頸及前肢帶紅色直紋;雌性頭部及頸部則是淺啡色,而直紋呈淺黃色。這對眼狀斑點屬擬態手段用以擾亂捕獵者,幫助牠們在野外生存。
水果、淡水甲殼類動物、陸生及水生昆蟲
眼斑水龜體外亦具有分泌腺,在受驚時可釋出具刺激性的異味來驅趕捕獵者。
三綫閉殼龜(又名金錢龜)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Cuora trifasciata
極度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由於野外數量極少,對於三綫閉殼龜的喜愛棲息地亦很少。科學家估計牠們傾向棲息於林地河溪。
約20-25厘米
皮膚呈橙黃色,棕褐色的背甲上有三條黑線。閉殼龜與別不同之處是腹甲有可活動的關節,並有韌帶相連。當遇到危險時,頭尾和四肢會縮入殼內,腹甲會緊緊閉合,讓捕食者無從入手。
魚類、淡水甲殼類動物及蟲、昆蟲及植物、腐肉
其鮮色的皮膚和花紋,加上牠的別名「金錢龜」與「金錢歸」的讀音一樣,因此被人套上富貴吉祥、金錢歸來的寓意;另外亦有民間傳說,指三綫閉殼龜的龜板有極高的醫療價值,甚至對癌症有療效。種種原因引起極大的需求,導致野生個體被大量捕獵轉售。
烏龜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Mauremys reevesii  
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水塘、池塘、沼澤及河口。根據科學家估計,牠們傾向棲息於泥底的靜止水域。
約11-15厘米
烏龜棕色的背甲上有三條明顯蹤棱,眼至頸側有多條淺黃色間紋。某些雄性體色會隨年齡而轉變成烏黑色,故所以稱為烏龜。烏龜亦能發出異味驅趕敵人。
淡水甲殼類動物、魚類及蝌蚪
烏龜又名草龜,廣東話會將「烏龜」當作龜類的統稱,但以分類學來說,確實有一種品種被稱為烏龜。

大頭龜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極度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陡峭高地河溪
約25厘米
有別於「縮頭烏龜」,大頭龜頭部比例巨大,因此不能縮進殼中。大頭龜又名鷹嘴龜,皆因牠們擁有如鷹一般的喙部;相比其他水龜,大頭龜的身體較為扁平,這種身體特徵可有利牠們在湍急的溪流活動,又或躲藏於石縫之中。
魚類、淡水甲殼類、兩棲類及植物的果實及種子
一項本地研究發現,成年的大頭龜會進食不少果實,而且經牠們消化後所排出的種子有更高的發芽率,所以外表凶猛的大頭龜其實是淡水生境內的植樹先鋒!
中華鱉(音:別)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Pelodiscus sinensis
易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池塘及河口、低地水流緩慢的河溪
大於30厘米
水魚是香港體型最大的原生淡水龜品種,擁有柔軟的外殼及堅韌的皮膚。水魚的爪能幫助牠們挖掘河床。長長的頸部讓牠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捕捉獵物。除了頸部外,牠們亦擁有長長的鼻子。長長的頸部配合鼻子,有助牠們到水面呼吸。
淡水甲殼類動物、兩棲類及魚類
中華鱉又稱為水魚,是僅餘五種香港的原生淡水龜之一。與「烏龜」類同,廣東人會以「水魚」形容被騙了錢的人;原因可能因為水魚離水後動作笨重,又沒有硬殼保護,被捉到後容易被宰,故有此貶義。

面對的威脅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資料,全球超過一半的淡水龜品種都處於受威脅的狀況。分佈在香港的三綫閉殼龜及大頭龜更屬於極危(CR)級別,代表這些物種極可能在野外滅絕。淡水龜一般生活在山澗水溪及河口,但因其棲息地遭受破壞和污染,近年更因被非法捕獵用作販賣,令牠們的數量急劇下降,加上外來物種被棄養的狀況更為顯注,令原生品種與外來品種競爭。本地原生淡水龜種群難以回復而面臨絕種的危機。

非法捕獵及貿易
香港原生淡水龜最主要的威脅。坊間流傳龜板具有醫藥療效,特別在亞洲地區龜板會被視為珍貴藥材,同時不少淡水龜被視之為珍貴寵物甚至被認為可帶來好運,各種的需求推動下,不法分子更大舉捕獵野生淡水龜變賣而獲利。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資料,於2020年至2022年在本地河溪搜獲超過400個捕獸器 ,反映香港的野生動物正被非法捕獵所威脅。

外來物種入侵
棄養寵物及宗教放生亦會威脅原生生態,不少紅耳龜(又稱巴西龜)被人棄於野外或放生。這些具入侵性的外來物種會霸佔食物和棲息地,為本地淡水龜生存帶來額外壓力;此外,被棄養的動物更有可能把外來的病菌帶到野外棲息地,有可能感染原生的淡水龜。有事例証明,外來病菌可在短時間內感染一整群落的野生動物,造成大量死亡。

棲息地受破壞
生境遭受破壞亦會減少本地淡水龜數量。試想像,若你的家園堆滿垃圾,有毒的廢料進入水源及食物鏈中,你想在這環境中繼續居住嗎?無止境的發展和河道污染會破壞自然生境,令淡水生物失去唯一住所。

按此下載更多資料

教育工作

淡水龜保育大使計劃
從本地中學招募參加者,透過專家講授、野外考察、科學研究等專題活動培育他們成為淡水龜保育大使,加強年青一代對本地淡水龜的關注。

培訓工作坊 - 專家講授
保育基金邀請大學及保育淡水龜的學者及主講有關淡水龜基本知識及研究淡水龜及淡水生境的技巧,從而讓保育大使們了解淡水龜的生態角色,如何進行監測淡水生境的生物多樣性。


培訓工作坊 - 野外考察
專業的野外研究員及計畫團隊成員帶領一眾淡水龜保育大使走訪不同種類的淡水生境。保育大使能夠親身仔細觀察淡水龜的棲息地及不同的淡水生物,實踐野外考察及調查技巧,以及嘗試辨認淡水生物物種。


淡水龜護理工作坊
淡水龜保育大使協助及學習照料被人工飼養的淡水龜及其他淡水生物。過程中,保育大使們除了學習淡水龜的食性、生活環境等知識外,還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的行為,了解護理員如何保護及照顧淡水龜以協助人工繁殖。


科學研究
香港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博士在其研究中指出,我們現時對亞洲淡水龜所掌握到的知識很少,因此保育大使們會由學者及項目團隊建議與保育淡水龜相關的研究題目,希望為本地淡水龜研究出一分力。保大使要進行調查及分析,並將結果編寫成報告書。參加者不單有機會了解科研的過程及技巧,研究所得的數據亦可協助發展更有效的保育及教育項目。


公眾參與
淡水龜教育展覽
保育基金與香港海洋公園協力舉辦一個以本地淡水龜為主題的教育展覽,介紹香港的原生淡水龜及人工繁殖計劃。此外,這展覽亦是首個能讓訪客近距離觀察鮮為人知的本地品種 — 眼斑水龜的地方。透過展覽內容加深訪客對香港淡水龜的連繫,提高大眾對自然與動物的關心,並作出承諾,支持有關淡水龜的保育及教育工作。


公眾講座
從吃野味的傳統,以至飼養寵物龜的興起,這些貿易帶動全球野生動物被過量捕獵的問題。受保護的淡水龜於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的數量因此大幅下降。講座目的是讓公眾認識及了解香港原生的淡水龜,明白牠們在大自然所面臨的威脅並為保護牠們作出行動。


淡水龜棲息地清潔及生態導賞
香港山多平地少,降雨量高,造就各種本地原生淡水龜的棲息地,包括山澗及溪流等。可是市民進行消閒活動後遺留大量垃圾,加上本港氣候因素,垃圾有機會被颱風吹到淡水龜棲息地,讓淡水龜受到威脅,因此保育基金與不同社區團體攜手清潔及修復淡水生境以保護本地原生淡水龜。

淡水龜保育大使作品

野生淡生龜的威脅:非法捕獵及市場貿易

影片製作:
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野生淡生龜的威脅:外來物種入侵

影片製作:
天水圍官立中學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野生淡生龜的威脅:棲息地受破壞

影片製作:
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捕龜夢大師

影片製作:
慕光英文書院

南張北望

影片製作:
拔萃女書院

訪問: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影片製作:
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

「鱉」買牠

影片製作: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

非清熱解毒之用

影片製作: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

影片製作: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新界西北區淡水龜鱉市場調查

影片製作:
元朗天主教中學

保育工作

眼斑水龜復育計劃
保育基金自2018年與海洋公園及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合作,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博士及其團隊聯合在海洋公園內展開一項眼斑水龜護理及繁殖計劃,通過人工繁殖眼斑水龜、科研及制定野放幼年眼斑水龜計劃等項目,恢復日漸減少的本地種群數量。

感謝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借調數隻成年眼斑水龜給海洋公園以推行人工繁殖項目。經過護理員悉心照料下,第一隻幼年眼斑水龜於2020年5月在海洋公園破殼而出,為人工繁殖計劃帶來初步成果。我們期待更多幼龜的誕生,並在不久的將來回歸野外。


 

 

人工繁殖復育計劃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