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报「有晴天地」4月号

2015年4月2日: 学生放归逾千马蹄蟹

你们想过饲养过马蹄蟹吗? 过去几年,本港中学生一直参与饲养马蹄蟹保育计划,对拯救这濒危物种贡献相当大呢。早于2010年起,每年度都有至少十多家中学参加海洋公园保育基金赞助的「马蹄蟹校园保母计划」,每年并将数以百计的马蹄蟹放归野外,将牠们的野外平均存活率由原来不足万分之一,显见提升到人工饲养超过50% 的水平。

部分人看到「马蹄蟹」别名「鲎」(音后) 这字时,还是会一脸疑惑。只要搜寻一下,当看到马蹄蟹图片时,或会轻叹一句:「啊!在海鲜酒家和海鲜档见过牠呢!」。「鲎」被称为「活化石」,据科学家发现,牠们比恐龙还要早在地球出现。牠们的卵是迁徙鸟的重要食物;更重要的是,由马蹄蟹的蓝血提炼而成的细菌试剂,对人类的医学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它确保了医疗装置不受感染,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药物、产品和设备当中。

全球共有四个马蹄蟹品种,在香港就可找到圆尾鲎和中国鲎两个品种。可惜的是,根据城市大学的研究指出,香港仅余约4,500只年幼中国鲎和3,000只年幼圆尾鲎;可是马蹄蟹并未被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受保护物种之一。

保育基金于2006年决定携手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共同研究改善人工繁殖及培育马蹄蟹的技术,并于2010推行亚洲首个由学生饲养马蹄蟹的保育计划,让中学生亲身饲养由城市大学人工繁殖的年幼马蹄蟹,在6-8个月后将牠们放归野外。至今,有超过1,255只马蹄蟹透过保母计划被放归野外,当中有56只被植入芯片作为监察用途。同时,保育基金于2014年展开全港最大型马蹄蟹种群普查,为记录本港年幼马蹄蟹的数量及分布,和了解牠们数量的变化趋势,让学生及公众也可到马蹄蟹产卵和育幼地点参与普查。

要让这「活化石」在香港世代不朽,除了科研单位之外,我呼吁每个市民都贡献一份力量,例如拒绝食用或购买马蹄蟹,不要在海上弃置杂物,积极参与泥滩清洁活动等等。

201549: 保护泥滩  你我有责

踏入4月,天气逐渐回暖,炎炎夏日也快到,正是孩子户外舒展的好日子,也是家庭乐的好时机。我也和不少家长一样,赶紧计划各类型的夏日亲子活动,也许稍迟报名,好多精采活动都会满额了。因为我的孩子特别喜爱小动物,每逢夏天我索性带他去郊游,以大自然为教室,实地教导他珍惜一草一木、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学习「抓大放小」

家长们安排孩子的夏日户外活动时,曾否想过,当你们考虑户外活动的趣味性之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实一些户外活动会对生态构成影响? 否则「独乐乐」而无法「众乐乐」,家庭乐或演化为生态危机,让孩子们不知不觉模仿了坏榜样,那就得不偿失了! 例如每逢夏天,不少市民都会一家大小到香港的泥滩「摸蚬」(或广州人称掘「沙白」)。有部份「摸蚬」的人会「大小通吃」,连体型细小的蚬都掘走了,这举措令蚬群无法持续地繁衍下去。

此外,大量游人一窝蜂涌到泥滩,难免影响到泥滩的生态平衡,大量初生的螃蟹和海星被踩死或带走。再者,游人留下的垃圾更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由于这些泥滩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部分更是「活化石」马蹄蟹幼时的栖息地,因此,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保护香港泥滩的生态环境。

撒盐捉蛏子生祸

去年开始,我们发现到有人在泥滩上撒盐捉蛏子。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曾到泥滩用仪器测试水质的盐度,发现游人撒盐后,水的盐度或飙升达八倍之多,会令蛏子和其他生物脱水。那些泥滩不但是马蹄蟹的主要育幼及繁殖地,更拥有全港最大的海草床,为各类生物提供食物及栖息地。有研究显示,泥滩的水分盐度增加,会使海草的体积变小,以及降低马蹄蟹卵的孵化率,所艾萨克盐捉生物的后果可说相当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每个人都有份,希望大家在了解「摸蚬」和「捉蛏子」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后,都会避免参与,不要成为生态破坏者。在参加其他户外活动时,也应严格恪守生态旅游的最高守则——「除了脚印,甚么也不可以留下;除了回忆,甚么也不可以带走」,尽量减少影响到旅游地的生态环境。

2015年4月16日: 留住江豚的微笑

在本月初,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的「鲸豚搁浅行动组」竟然于一日内接到三宗江豚搁浅报告,由于江豚属于「易危」物种,我们不敢怠慢,于是同事们忙个不亦乐乎。和中华白海豚一样,江豚都是香港的「原居民」;但却不为人所熟悉。因为牠们全身灰黑色又没有背鳍,性格害羞,不像前者喜欢在空中跳跃或接近船只,不易为人观察。江豚的外形「肥嘟嘟」,嘴部线条轻微上扬地「微笑」,十分讨人喜欢,渔民甚至称牠为「海猪」。

现时本港水域约有200条江豚,主要在香港东面及南面水域出没,包括大屿山南面至南丫岛一带。OPCF每年处理鲸豚搁浅个案达20至50宗,当中六至七成为江豚,因此极需有效的保育措施,包括增设海岸公园,确保本地鲸豚有海域可栖。可惜,鉴于城市过度开发,误捕及渔网误缠、海上交通及水质污染等威胁,江豚仍未脱「易危」物种的标签。

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正生长在中国长江流域,渔民称牠为「江猪」。江豚以鱼为粮,由于过度捕捞与使用非法捕鱼方式,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不断萎缩,令到「江猪」比「海猪」面临更严峻的威胁!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航运业、挖沙工程、工业发展、农药和残留的杀虫剂,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等污染,都严重破坏了江豚的生存空间。2012年的研究指出,被列为「极度濒危」的长江江豚数量近年大幅减少,现在野外种群仅余约一千条,未来更呈加速减少,正濒临绝种的危机。OPCF多年来坚持资助不同的长江江豚保育项目,设法为牠们的生存带来新希望。

近在咫尺的香港江豚,更需你和我,以及每位市民的关注。无论是弃置渔具或垃圾,包括胶樽或胶袋等,都可能威胁牠们的生存机会;人类过往疏忽生态环境,扼杀了不少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了。

2015年4月23日: 保育须坚持  「黑面明星」创新高

不熟悉朋友或会问我,花费巨大心力在保育野生生态是否值得? 坦白说,保育工作的成效,并非一蹴而就见到成果,并不能仅寻求短期功效;而是需要长时间地坚持,投资在研究、保育及教育等项目,透过长远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可拯救珍贵的物种及栖息地。故此,保育工作往往须待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时间始见果效。正是这样,每当我听到保育的好消息时,总会特别兴奋。例如这里介绍的「黑面明星」黑脸琵鹭,就是以十年计的保育故事。

香港虽然大厦林立,可是鸟类物种丰富,多达480种,其中六成是候鸟,每逢秋冬之间,数以万计的候鸟途经香港补给或过冬。当中的黑脸琵鹭,就是观鸟者最爱的鸟类之一。牠们长满白色羽毛,鸟喙成琵琶状,觅食时张大嘴巴,在水中向左右两旁横扫,非常独特。可惜的是七十年代起,香港及邻近沿岸蓬勃发展,工业及农业活动严重破坏其栖息地,湿地面积大幅减少,令依靠湿地为生的牠们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黑脸琵鹭的数目急剧下降,被国际组织列为「濒危」物种,包括渔塘保育及湿地管理等保育组织,曾先后对牠们的栖息地推行不同的保育项目。

令人惊喜的是,据香港观鸟会公布,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首次突破3,000只,创下25年来的新高,并较去年的2,700多只上升近两成,其中在香港与深圳之间的后海湾,更成功录得411只,较去年同期增加达六成! 这个好消息为整个动物保育界打下强心针,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多年来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虽有小成,但保育工作不能因此松懈。我们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今年拨款支持香港大学有关黑脸琵鹭的科研项目,研究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污染、疾病和人为干扰等因素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寻找最有效的保育管理方案。个人方面,如果我们想下一代继续欣赏到牠们的风采,就必须爱惜沿岸湿地,郊游时切勿抛垃圾,为保育出一分力。

2015年4月30日: 向野味说不!

传统观念认为「背脊向天,人皆可食」,野味店在内地以往随处可见。去年有研究指出,在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穿山甲的交易量最大,尤以中国及越南对穿山甲肉及鳞甲的需求最大,更有外媒形容穿山甲快被捕食到绝种了。不少人相信穿山甲的鳞甲有药用价值,可制成传统药材,这又成为牠们致命的原因。

科学家对这种罕见的哺乳动物认识尚浅,很多人认为牠是种神秘的动物,令保育工作更加困难。在全球八个穿山甲品种中,有四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有两种是「濒危」,而马来穿山甲及中华穿山甲更被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另外,由于栖息地流失,更将牠们推向绝种边缘。

可惜,在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获救的穿山甲,大部分都健康欠佳,需经历很长时间去复元,才能放归野外。为拯救「极度濒危」的马来穿山甲,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去年资助一项保育计划,制定马来穿山甲的指引、监察已放归野外保护区的马来穿山甲,为牠们健康检查,争取获得更多马来穿山甲的数据和数据,协助订定更有效的保育策略。

同时,为保育同样是「极度濒危」的中华穿山甲,保育基金今年资助另一个在尼汨尔的保育项目,以了解其数量及分布。早前更有四位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透过保育基金的「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在当地展开为期两星期的保育之旅。他们跟当地研究员在深山及峭壁中寻找中华穿山甲及活动痕迹,并用GPS记录,更到当地学校向学生宣传保育中华穿山甲的信息。

其实,穿山甲的鳞甲和人类的指甲相同,都只是角质素,没有特别药用价值。我呼吁大家拒绝食用任何濒危的野生动物,免得牠们被吃清光。我们亦会坚守岗位,坚持以专业方或保育野生动物,为这种既神秘又特别的哺乳动物营造永续居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