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报「有晴天地」5月号

2015年5月7日: 天佑尼泊尔

日前尼泊尔发生的8.1级大地震,造成数以千计人命死亡,过万人受伤,处处颓垣败瓦,灾情甚为严重。由于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OPCF)今年在尼泊尔当地支持两个研究项目,分别为保育当地的中华穿山甲及孟加拉国虎 (又名印度虎),所以保育基金紧急联络两位正身处当地的主要研究员,幸好得知他们与研究团队,及他们的家人都平安。其后我们一直与他们保持紧密联系,争取了解当地灾情及他们最新生活情况,如有需要,我们将会尽量调配资源给予援助,协助他们渡过这一劫。

话说回来,或许大家会感到奇怪,怎么在尼泊尔保育以其他地区为名称的动物? 因为尼泊尔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不少罕见物种的栖息地,让周围国家的稀有物种得以存活下来。除了包括上星期提及的中华穿山甲,还有被列为「濒危」的孟加拉国虎,都是极具生态保育价值的物种。孟加拉国虎是目前全球仅存六个野生虎亚种之一,估计野外数量少于2,500只。牠们的足迹曾一度遍及尼泊尔,但现时仅余176只在数个孤立的栖息地生活。再者,牠们正受到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威胁,牠们的栖息地遭到人类破坏之外,残忍的人类为获取牠们身躯来制成标本,底利用牠们身体不同部分器官如虎骨、虎鞭等,暗地里制作成传统药材,由于越南、内地和台湾的需要催促下,孟加拉国虎这物种正处于危在旦夕的边缘。

自2010年全球老虎分布国与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公布一项全球老虎复兴计划,希望于2022年将野生老虎的数量提升至6,000只,尼泊尔政府便一直密切监察当地老虎的数量、密度和在区内的活动情况。可惜的是,由于当地一直缺乏有效的小区教育计划,让捕猎野生虎的非法活动依然猖獗。我们保育基金所支持的研究项目,正是要提高当地人对老虎保育的关切,企图减少当地人与老虎间的冲突。

当然,目前的首要工作还是救灾。古语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何况当地居民深陷断水断粮,亲人失散的境地! 在此,我希望大家继续为尼泊尔送上祝福!

2015年5月14日: 让「性情中鸟」安居香港

上周日是母亲节,大部分市民都和母亲及家人共叙天伦,度过一个充满温情的周末。作为母亲的我,今年收到小儿子送来了非常贴心的小礼物,再加上一句「妈妈,我爱您」,已令我感动万分。可惜的是,并非每位母亲都可与子女团聚。就在母亲节前夕,网上传来新闻,有市民拍摄到一名男子于本月初,爬上薄扶林区的树木,怀疑他从巢里偷走一对待哺的雏鸟,转手到雀鸟市场图利,这消息令爱护动物的人都感到气愤。

目前全球的小葵花凤头鹦鹉数量仅余7,000只,被国际组织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阴差阳错,香港竟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小葵花凤头鹦鹉的野外族群! 由此可见,香港市民的保育责任重大。历史充满意外和曲折:由于七、八十年代时,包括很多香港人喜欢饲养雀鸟,令牠们被大量捕捉、引致在印度尼西亚祖居地的族群数量急跌。牠们被迫送到全球各地做宠物交易,反令牠们大量移居此地,奇妙地让本港成为牠们的最大野外鸟群栖息地。当你游览于港岛西面树林和公园,例如香港大学附近和香港公园,也许发现过牠们的踪影,或听到牠们的呱噪叫声。更有意思的是,牠们原来是「性情中鸟」,一生对伴侣不离不弃。雄性鹦鹉更不时送给伴侣一些种子和食物等小礼物,非常「体贴」。

与其他极度濒危物种相若,近来牠们的栖息地大幅减少,被大型伐木和农业活动发展所破坏。我们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于2013年资助印度尼西亚的保育团体World Parrot Trust,加强监察小葵花凤头鹦鹉的野外数量,并教育当地人急需保育雀鸟,希望扩牠们的生存空间;谁料在本港,牠们竟然被人非法捕捉,令这鹦鹉的家族面临骨肉分离!

本港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规定,香港区内所有野生雀鸟都受到保护,非法捕捉牠们其实是以身试法了。我们如果发现非法捕捉和交易野生的雀鸟,要立刻致电给渔护署或警方跟进。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拒绝养殖非法捕捉的野生动物,对一必相关的贸易活动,也必须坚持「绝对零容忍」的态度!

2015年5月21日: 赏鲨团促发生态威胁

近日股市畅旺,香港再次掀起观看电视剧《大时代》的热潮,大家讨论当年鱼翅捞饭的日子。历史不会倒流;但当日如果我们力竭声嘶,呼吁大家「拒吃鱼翅、保护生态平衡」,相信还是无功而还。然而,经过多年来我们坚持保育野生生态,原来可移风易俗,扭转「不可能」成为可能,近年本港食用鱼翅的社会风气大为改观,印证我们的努力取得不少成绩。

鱼翅虽然是东亚地区的名贵食品,幸好的是2013年欧盟27个国家禁止割鳍弃鲨后,香港紧随在政府宴会中停止食用鱼翅,加上各种公众宣传活动奏效,令到2013年香港鱼翅入口数量同比大跌35%。上月更有保育团体的调查显示,约七成港人过去五年减少、甚至停止食用鱼翅;去年从婚宴中剔除鱼翅菜式的受访者也增加至92%,都证明本港市民的保育意识大增。

可是世界是不停变化,鲨鱼物种也而对新的威胁。原来天九翅分「鲸鲨翅」及「姥鲨翅」两种,当中鲸鲨就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鲨鱼,不过牠们却只吃海中的浮游生物,非常温驯!虽然多个国家已严禁猎杀及出售由牠们的鱼鳍制成的「天九翅」,可是新的威胁却来自人类旅游活动的盲目发展。

鲸鲨外形庞大有趣,很多人都想近距离观赏牠们。近年菲律宾的观赏鲸鲨生­­态团迅速发展,当地村民以磷虾吸引野生鲸鲨,让各地游客近距离欣赏。可是,不少游客漠视管制,不顾安全靠近鲸鲨;随着游客和观赏船只数量大幅增加,不少鲸鲨被骚扰或被撞伤,牠们的自然行为也备受干扰。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资助的研究发现,菲律宾旅游业正干扰鲸鲨的正常觅食和繁殖行为,例如村民惯常的喂饲,以方便旅客近距离观赏沿岸的鲸鲨,其实改变了牠们原来的迁徙习性,可能威胁到整个鲸鲨种群的自然繁殖活动! 因此,大家需要醒觉,避免参与不负责的鲸鲨观赏团;必须了解「观鲸鲨守则」,例如不要触摸牠们,保持4至5米距离观赏等,立志当一个爱护生态的旅客。

2015525: 保育与发展如何平衡

我们不时从媒体中听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育」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也是全球都面对的保育问题,并非是香港这弹丸之地独有的争议。早前香港演艺学院有四位学生,获得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的「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他们远越柬埔寨拍摄保育暹罗鳄的纪录片,探访了当地不少村民和暹罗鳄的栖息地。经研究和摄制之后,勾起学生们反思人类在「发展」和「保育」间应怎样寻求平衡之道。

暹罗鳄的皮肤柔软,曾是皮革的重要原料;但也成为致命之处,牠们曾被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为全球最珍稀的淡水鳄之一,甚至牠们被认为已经绝种了。幸好有一个细小的种群在柬埔寨被发现后得以保育下来;后来因为鳄鱼养殖场出现,才令非法捕猎的情况减少。目前,成年暹罗鳄在野外的数量仅存不足1,000顼,牠们仍然面对兴建水坝等人类过度发现的活动所威胁。

柬埔寨为了提供城市新能源,在当地主要河道(同为暹罗鳄栖息地)兴建多个水坝开拓水利发电资源。然而,水利工程往往令河流下游的水量减少,淡水生态系统连带暹罗鳄的栖息地也遭到破坏,不但使牠们的繁殖率减少,更令渔获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坝附近村民的生计。学生们的调查裹发现,受访的当地村民认为,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来满足基本需求,即使没有水坝所提供的电力,也能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融」。

这引起学生们的反思,大部分城市人的共同点是「需要不多;但想要太多」,现有过剩的物资生活是否远超于实际需求?是否太奢侈? 可否减少更换新一代的手机或添置潮流服务?但愿我们也醒觉,反思在满足物欲之时,也必须考虑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平衡;追求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也须思考代价是否太重? 会否犠牲了下一代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