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今天举行成立30周年启动礼,主礼嘉宾携手推动社会各界守护亚洲生物多样性。 (左起)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大使吴旭茉、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大使黄锦星、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总监祝效忠、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主席暨海洋公园公司主席庞建贻、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受托委员会成员暨海洋公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嗣辉、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海洋保育大使郭晶晶、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大使江忞懿及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大使庄莎娜。
(2025 年 4 月 30日,香港)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基金)今天举行成立30周年启动礼,主题为「凝心聚力保育三十载:继续携手守护亚洲生物多样性」。在此里程碑,保育基金强调将继续聚焦大熊猫保育的旗舰工作,同时加强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支持两项本地研究项目。
一系列保育及筹款活动亦正式启动,当中包括由保育基金一众大使鼎力支持的慈善拍卖,鼓励社会各界一同参与,支持保护亚洲及本地珍贵物种及自然生态的工作。
三十年来,保育基金全力推行多项保育项目,守护香港生物多样性。由成效显著的「无饮管运动」、2006年迄今处理过的673宗香港鲸豚搁浅个案及2000年起拯救过109只海龟、复修四川大熊猫设施和野外大熊猫研究,以至马蹄蟹保育倡议及多元项目等,种种努力彰显保育基金积极主动的野生动物保育方针。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主席暨海洋公园公司主席庞建贻表示:「以科学为本,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亚洲野生物种及自然生态,一直是保育基金坚定不移的使命。在庆祝成立30周年丰硕成果之际,我们再一次肯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承诺,并会深化本地的保育工作,包括支持两个本地生态保育项目,帮助保护香港的自然遗产。另外,大熊猫保育仍然是保育基金和海洋公园公司的教育和保育核心。我们会好好运用保育基金和公园的资源,创造协同效应,带来最大的成效。」
筹款支持保育工作除了庆祝30年保育成果,保育基金亦举办一连串筹款活动,号召企业及社会大众捐款资助本地及亚洲的野生生态保育项目。主要活动包括: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30周年网上慈善拍卖
大家终于有机会拥有可爱的港产大熊猫双胞胎百日足印,以独一无二的方法珍藏香港一对最新瑰宝留下的印记。你亦可以珍藏「剑神」张家朗亲笔签名照片及击剑、参与由保育特使刘陈凯韵亲自教授的钩织工作坊、与保育大使梁咏琪交流陶艺、与保育大使黄翠如一起体验「大熊猫护理揭秘」活动、拥有保育大使庄莎娜设计的Dancing Butterfly蝴蝶造型戒指,以及收藏英国摇滚乐队Coldplay亲笔签名结他!这些拍卖品及体验将接受竞投,所有收益直接用于支持保育基金的重要保育工作。
保诚保险呈献——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狗狗保育嘉年华
欢迎于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与你的爱犬一同来到海洋公园参加「狗狗保育嘉年华」,共度充满乐趣的一天!今年的主题是「为保育注入『毛』限健康活力」,鼓励大家在人宠共融的欢乐气氛下,关注生态保育工作。请带同心爱的狗狗到海洋公园参与互动活动,透过主题讲座了解宠物护理知识,并与狗狗一起创作以手掌和爪印为主题的保育艺术品,以及享用营养人宠小食。 「狗狗保育嘉年华」所筹集的款项将直接支持保育基金的亚洲野生生态保育工作。
大熊猫保育研究
保育基金多年来都将大熊猫列为旗舰保育物种,至今已投放超过港币3,000万元,资助逾90个与野生大熊猫相关的保育研究、自然教育及能力建设项目,包括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德生教授带领、旨在深入了解被放归的大熊猫如何适应野外生活的项目。尽管野化放归之路尚算顺利,但针对大熊猫适应过程的行为研究仍然缺乏。这项研究能够追踪被放归大自然的大熊猫的觅食策略和去向,并与野生大熊猫进行比较,进而分析现有放归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回馈到放归工作的管理中,为大熊猫或其他濒危物种的放归工作提供借鉴。
本地生物多样性研究
「香港生物多样性保育基金」于2024年成立,旨在资助保护和改善本地物种栖息地的研究及保育专案。本年度获批拨款的项目包括由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Juan Diego Gaitan-Espitia带领、有关修复香港海草床的计划,以及由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Benoit Guénard领导、针对古老树林的研究。
修复香港海草床的计划将结合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先进科技,加上与社区合作,共同修复于香港急剧减少的海草床,保育海洋生物赖以觅食及繁殖的环境。
古老树林研究将在香港不同的古老树林中进行深入的昆虫调查,借以评估各个古老树林的保育潜力,并推广昆虫多样性对自然生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