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物多樣性三十載: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慶祝里程碑 矢志加強保育及社區參與
推網上慈善拍賣及本地研究項目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今天舉行成立30周年啟動禮,主禮嘉賓攜手推動社會各界守護亞洲生物多樣性。(左起)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吳旭茉、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黃錦星、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暨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受託委員會成員暨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海洋保育大使郭晶晶、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江忞懿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莊莎娜。

2025 4 30日,香港)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今天舉行成立30周年啟動禮,主題為「凝心聚力保育三十載:繼續攜手守護亞洲生物多樣性」。在此里程碑,保育基金強調將繼續聚焦大熊貓保育的旗艦工作,同時加強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支持兩項本地研究項目。

一系列保育及籌款活動亦正式啟動,當中包括由保育基金一眾大使鼎力支持的慈善拍賣,鼓勵社會各界一同參與,支持保護亞洲及本地珍貴物種及自然生態的工作。

三十年來,保育基金全力推行多項保育項目,守護香港生物多樣性。由成效顯著的「無飲管運動」、2006年迄今處理過的673宗香港鯨豚擱淺個案及2000年起拯救過109隻海龜、復修四川大熊貓設施和野外大熊貓研究,以至馬蹄蟹保育倡議及多元項目等,種種努力彰顯保育基金積極主動的野生動物保育方針。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暨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表示:「以科學為本,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守護亞洲野生物種及自然生態,一直是保育基金堅定不移的使命。在慶祝成立30周年豐碩成果之際,我們再一次肯定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並會深化本地的保育工作,包括支持兩個本地生態保育項目,幫助保護香港的自然遺產。另外,大熊貓保育仍然是保育基金和海洋公園公司的教育和保育核心。我們會好好運用保育基金和公園的資源,創造協同效應,帶來最大的成效。」

籌款支持保育工作
除了慶祝30年保育成果,保育基金亦舉辦一連串籌款活動,號召企業及社會大眾捐款資助本地及亞洲的野生生態保育項目。主要活動包括: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30周年網上慈善拍賣
大家終於有機會擁有可愛的港產大熊貓雙胞胎百日足印,以獨一無二的方法珍藏香港一對最新瑰寶留下的印記。你亦可以珍藏「劍神」張家朗親筆簽名照片及擊劍、參與由保育特使劉陳凱韻親自教授的鈎織工作坊、與保育大使梁詠琪交流陶藝、與保育大使黃翠如一起體驗「大熊貓護理揭秘」活動、擁有保育大使莊莎娜設計的Dancing Butterfly蝴蝶造型戒指,以及收藏英國搖滾樂隊Coldplay親筆簽名結他!這些拍賣品及體驗將接受競投,所有收益直接用於支持保育基金的重要保育工作。

保誠保險呈獻——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狗狗保育嘉年華
歡迎於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與你的愛犬一同來到海洋公園參加「狗狗保育嘉年華」,共度充滿樂趣的一天!今年的主題是「為保育注入『毛』限健康活力」,鼓勵大家在人寵共融的歡樂氣氛下,關注生態保育工作。請帶同心愛的狗狗到海洋公園參與互動活動,透過主題講座了解寵物護理知識,並與狗狗一起創作以手掌和爪印為主題的保育藝術品,以及享用營養人寵小食。「狗狗保育嘉年華」所籌集的款項將直接支持保育基金的亞洲野生生態保育工作。

大熊貓保育研究
保育基金多年來都將大熊貓列為旗艦保育物種,至今已投放超過港幣3,000萬元,資助逾90個與野生大熊貓相關的保育研究、自然教育及能力建設項目,包括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德生教授帶領、旨在深入了解被放歸的大熊貓如何適應野外生活的項目。儘管野化放歸之路尚算順利,但針對大熊貓適應過程的行為研究仍然缺乏。這項研究能夠追蹤被放歸大自然的大熊貓的覓食策略和去向,並與野生大熊貓進行比較,進而分析現有放歸模式的成功經驗與存在的問題,並回饋到放歸工作的管理中,為大熊貓或其他瀕危物種的放歸工作提供借鑒。

本地生物多樣性研究
「香港生物多樣性保育基金」於2024年成立,旨在資助保護和改善本地物種棲息地的研究及保育專案。本年度獲批撥款的項目包括由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Juan Diego Gaitan-Espitia帶領、有關修復香港海草床的計劃,以及由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Benoit Guénard領導、針對古老樹林的研究。

修復香港海草床的計劃將結合研究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先進科技,加上與社區合作,共同修復於香港急劇減少的海草床,保育海洋生物賴以覓食及繁殖的環境。

古老樹林研究將在香港不同的古老樹林中進行深入的昆蟲調查,藉以評估各個古老樹林的保育潛力,並推廣昆蟲多樣性對自然生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