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概览
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保育状况(公布年份):
易危 (2016 年)
濒危 (1990、1994、1996 及 2008年)
估计野生种群数量:
约 1,864 只 (2014 年)
寿命:
14-20 岁 (野生)
分布:
中国独有物种,分布于四川、陕西及甘肃省内六个独立的山脉中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物种,独特的黑白色与稀少数量奠定了其国宝地位。它们每天需摄取4,300至5,500卡路里热量,相等于20碗白饭、或20个汉堡包。它们的主要食粮都是竹子,包括竹叶、竹茎和竹笋。由于竹子的养份低,成年大熊猫往往花很长时间进食。它们一天要吃12至38公斤竹子才有足够力量。至于其他植物或肉类,只占它们约1%的食物份量。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有自己的活动领域。因此除了三至五月的交配季节,野生大熊猫之间甚少交流。大熊猫一般于约7.5岁时性成熟,它们会以呜叫和留下嗅觉标志等方法求偶。雌性大熊猫怀孕期为95至160日,通常只怀有一胎。大熊猫出生时是粉红色的,只长有短短的白毛。初生熊猫的体型细小,平均重100克,约为其母亲体重的900分之1。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100公斤,比它们刚出生时重1,000倍啊!

大熊猫出生后必须长时间依靠母亲照顾,并在成长期间学习生存技巧,包括走路,及在不同季节和地型觅食等。大熊猫3岁开始才会离开母亲,它们独立以后会到处流浪,直至找到合适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域。

 
 大熊猫的重要性
标志性的护伞物种

大熊猫是最多人认识并最受欢迎的濒危物种之一,更是象征著野生生态保育的旗舰物种。它们被视为动物保育上的护伞物种,只要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加以保护,就能够保护到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和其他生物。例如陕西的大熊猫与其他物种分享共同生境,包括「濒危」的川金丝猴、「易危」的羚牛和「极度濒危」的朱鹮等,一些保育大熊猫的保育措施,如禁止代木,能直接令其他动物得益。

 威胁
估计野生种群数量:
约 1,864 只 (2014 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育状况:

危    
EX
EW
CR
EN
VU
NT
LC
DD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栖息地受损及破碎化

大熊猫的栖息地因人类活动而减少或被分割开来,令它们难以迁往其他竹林寻找食物或交配对象。加上它们的繁殖期十分短暂,令大熊猫的存活更容易受栖息地破碎化的威胁

 
 保育基金的工作
拨款资助大熊猫保育项目

1999年,海洋公园成立「香港熊猫保育协会」,以保护大熊猫。及后于2005年与「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合并,成为今天的「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大熊猫多年来都是我们的重点保育物种,我们至今已过拨款支持数十项大熊猫的保育项目。保育基金更于2012年与四川省、陕西省及甘肃省的林业厅签订了《大熊猫震后重建工作五年框架协议》,承诺继续资助多个大熊猫的科研及保育项目。

 
成立「大熊猫基地震后重建基金」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影响遍及国内83%的大熊猫栖息地,其中超过500平方公里(相等于2,630个维多利亚公园的面积) 被毁,包括位于卧龙的繁育及研究中心以及多个野外监测站。道路及公路亦同样受损,令运送物资倍加困难。保育基金当时立即成立「大熊猫基地震后重建基金」,至今一直以支持重建及其他后续工作。

 
 你如何帮助

绿色生活
出外用餐时自备餐具,或卖外卖时避免使用即用即弃的竹筷子,以减少浪费!

加入基金之友
请即加入「基金之友」,你所捐赠的一分一毫让我们能帮助更多受威胁的物种,包括我们的重点保育物种大熊猫。

 

立即捐款资助保育研究
您的捐款可大大推动野生动物保育工作,让我们一同帮助更多的物种,资助更多有关保育的研究,携手共建美好明天!请支持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于亚洲区的野生生态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