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延續大熊貓安安使命
繼續支持大熊貓研究及保育項目 宣揚保護大自然生態的訊息

(香港,2022年7月22日)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對大熊貓安安的離世感到痛心,並感謝大熊貓安安和佳佳自1999年進駐海洋公園以來一直擔當著保育大使的角色,向市民宣揚自然生態和保育知識及與大眾建立友誼。安安的離世並不代表一個終結,而保育基金將延續安安的使命和精神,致力保護亞洲區內大熊貓的生境。

根據2015年所進行的全國調查,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僅餘1,864隻,而根據2000年新華網的資料,圈養的大熊貓亦只有633隻。大熊貓一直面對龐大的威脅,包括棲息地破碎化(67個弧立的熊貓保護區)、棲息地退化(牲畜放牧)、以及氣候變化所引致的糧食問題,估計在未來 80 年內將失去多達 35% 的可用棲息地。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陳晴表示:「安安的離世固然讓人痛心,但保育基金將秉承安安的使命,繼續宣揚保育的重要性,同時積極改善大熊貓所面對的棲息地問題。大熊貓多年來都是我們的重點保育物種,我們至今已支持接近一百項大熊貓的保育項目。我們希望大眾能夠更加關注大熊貓的處境,與我們攜手延續安安的使命,支持大熊貓的保育工作。」

保育基金自2005年起支持超過90個有關野生大熊貓的保育項目,涉及科學研究、能力建設、社區教育等範疇。當中包括於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後成立「大熊貓基地震後重建基金」。當年的大地震影響遍及國內83%的大熊貓棲息地,其中超過500平方公里(相等於2,630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 被毀,包括位於臥龍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及多個野外監測站。自此,保育基金一直以來支持地區重建及其他後續工作。

另一個重點項目 — 與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共同管理三江保護站,透過培訓保育人員和教育當地學生大熊貓嘅知識去令更多人去保育大熊貓同野生生態環境。而且亦為該地區設立紅外監測相機了解大熊貓的分佈。

保育基金同時仍有不少正在進行的項目,覆蓋甘肅、陝西、四川等省,當中包括:

  • 大熊貓棲息地可持續放牧與管理政策研究
  • 陝西太白牛尾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研究
  • 磨田嶺自然保護區社區持續培訓與環境教育
  • 大熊貓輸血配伍生理學研究
  • 臥龍自然保護區食肉動物多樣性、分佈及生態功能研究
  • 四川臥龍保護區野生動物野外救援與安全技能培訓
     


保育人員於臥龍自然保護區設立紅外監測相機(相片由三江保護站提供)


為當地工作人員培訓,提高現場工作安全和技術(相片由三江保護站提供)

 

- 完 -